01廉洁自律贵在“四慎”
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是从政为官的基本品德标准,也是确保一方风清气正的前提和基础。廉洁自律,贵在廉洁,难在自律。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于律己的作风,经常从灵魂深处不断地自我警示、自我反省和自我克制,坚持“慎”字当头,把慎初、慎微、慎独、慎友作为处事原则,不断筑牢思想防线,提升党性修养,做到廉洁自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初之不慎,即为沦落的起点。党员干部应谨防“温水煮青蛙”式“围猎”,守住第一道防线,“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第一次”是人的一道心理防线,一旦被打开,欲望便会一泻千里。特别是在手握重权、身居要职时,在初次接触、头遭相遇时,面对不安好心的“心意”和裹着“糖衣炮弹”的“意思”,要高度警觉,莫轻易笑纳,勿下不为例。反观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不少人就是因为没能把住“第一次”,一而再、再而三,一发而不可收,最后自己毁掉了自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也有党性、有原则,党员干部要虑于微、防于小,避免放任“小节”酿“大疾”。大错误都是从小错误开始的,接受一盒茶、一条烟,看似小事小节,实则是思想蜕变的开始。党员干部如果不在细节上注重自己的言行,听之任之,小节不保终累大德,势必贻害无穷。平时工作中要时刻守住底线,“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自重自省自警,方能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所谓“慎独”,就是要在独处时谨慎不苟。东汉名臣杨震出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时,以前曾得到过杨震推荐的县令王密深夜怀金相赠,认为“暮夜无知者”,而杨震正色以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事实亦如此,许多情况下有的人往往自以为聪明,总以为别人看不到,便在欲望驱使下破了廉洁自律之戒。独处时的行为,是对党性修养的一大考验。党员干部要打好作风建设这一仗,自律是第一关,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洁身自爱,真正做到有人监督、无人监督一个样,心存法纪明镜,胸有做事尺度。“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交友非小事,交友不慎不仅有损个人声誉,而且败坏党的形象,甚至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与谁交友、如何交友必须慎之又慎,要坚持择善而交、择义而交,多与知识广博、宽厚仁德者交往,少与阿谀谄媚、企图“围猎”之人为伍。日常交往中要把握好分寸尺度,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谨防在甜言蜜语和“糖衣炮弹”面前失守本分、丧失原则,切不可逾越道德底线、纪律红线,更不能拿人情与党性原则做交易。要经常净化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做好交友上的“加减法”,警惕朋友圈蜕变为“包围圈”,惟有如此才能亲有度、清无忧。
02从严管好身边人
“老婆爱打牌,欠下了很大的债务,自己在工作中就利用职务之便,有机会的时候就想到把公家的钱整一点……”近日,据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报道,四川省雷波县粮油贸易总公司原总经理朱治华在忏悔中披露自己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一个重要诱因,是帮妻子填上赌债的窟窿。
为帮妻子偿还因赌博恶习欠下的巨额债务,朱治华“想到把公家的钱整一点”,从挪用3万元粮食价差款开始,虚假套取新旧粮价差补助款达230余万元,结果把自己送入违法乱纪的深渊。他的案例警醒人们,对身边人的不端行为不管不教、包庇纵容,溺于亲情的牵绊而把纪法红线抛诸脑后,势必“后院起火”,害人害己害家庭。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身边人失管,是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徐贵对儿子徐弘伟的赌博恶习包庇迁就,其受贿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偿还徐弘伟巨额赌债”。甘肃省平凉市委原常委、原常务副市长黄继宗对子女花钱大手大脚、奢靡任性的恶习姑息纵容,在儿子上大学期间和参加工作后一年内,黄继宗给他100多万元,让其用于吃喝玩乐。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管好身边人要做到慎始慎初,从萌芽状态就开始管、开始严,否则,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如果朱治华在妻子沉迷赌博之初就能够正确引导、及时制止,而不是用帮着填补窟窿来变相纵容,也不至于走到追悔莫及的地步,毁了自己也毁了家人。
严管才是厚爱,纵容等于祸害。发现配偶子女等身边人出现恶习劣行时,既要及时制止,不纵容姑息,更要正确地进行教育,给身边人的行为划出红线,明确要求哪些是不能做的。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划清个人感情与党纪国法的界限,划清公共利益与家庭私利的界限,不因亲情而丧失原则底线,更不能为了亲情作出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
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做到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要注重以身作则,自觉强化党性锤炼、抵制特权思想,用廉洁自律的言传身教熏陶家里人,用带头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教育带动身边人,筑牢家的“廉洁墙”。
03以案为鉴 | 倒在扭曲消费观下的内务管家
“我跟医疗打了半辈子交道,却在医院百年院庆之际,给单位抹了黑,对不起组织,也没脸见家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牢狱之灾,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基建科科长朱敏在留置室里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因为沉溺享乐,这名长期在温州市中医院担任重要岗位的干部,最终倒在了自己深耕多年的事业上。
朱敏出生于医学世家,22岁刚从部队退伍就进入了温州市中医院人保科工作。因为表现突出,此后他又转岗到总务科,一路从办事员升迁至总务科科长。
在医疗系统,总务科科长看似职务不高,实际权力却很大,负责医院后勤的方方面面,是名副其实的“内务总管”。然而,事业上的顺风顺水,并没有给朱敏的内心带来满足。每天繁杂枯燥的后勤事务反而让朱敏觉得,自己的生活缺少激情。
为了寻找生活的激情,朱敏频繁邀请朋友聚会,饭馆、棋牌室、KTV、足浴店……这些场所成了他下班后必去打卡的地方。而一掷千金、豪爽买单的消费行为,更是让他在朋友面前出尽了风头。
“经常出入各种高档娱乐场所,沉迷在酒局牌局中无法自拔,他的生活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负债累累。”据办案人员介绍,朱敏的收入根本支撑不了这些高消费,为此他常年透支5家银行的信用卡。正是在这种扭曲的消费观影响下,朱敏在欲望面前一次又一次低头,也为他后期的大肆贪腐埋下了“定时炸弹”。
2017年开始,朱敏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在借遍了互联网贷款仍然无法偿还债务之后,最终盯上了某物业管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厉某。
厉某的公司承接着中医院多个院区的物业管理项目,在项目招投标、合同续约、业务日常监管等事项上,厉某都需要朱敏给予关照。凭借手中掌握的权力,一次聚会上朱敏特意提起家中装修缺钱,试探着向厉某借钱周转。厉某听完心领神会,没多久就给朱敏的银行账户上转账10万元。
自己随口几句话,对方就毕恭毕敬地送来“心意”,朱敏从此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不论是花木养护、被服洗涤,还是食堂配送、装修改造,凡是涉及医院后勤管理的项目,朱敏都会想方设法“借”上一笔。
“他们有求于我,我要借钱,他们不敢不给,借了以后也不会要我还。”拿捏准了老板们的心理,朱敏在总务科科长任上先后向9名对象借款。
2021年,温州市委巡察组对温州市中医院开展巡察。预感到事情可能败露,朱敏开始与老板们商量串供。在朱敏的授意下,厉某先从银行取出10万元,通过柜台存到朱敏的卡上,再加上利息转回给自己,把借钱还钱的把戏演得十足。另一名老板马某则收到了朱敏出具的一张长达5年的欠条,答应在组织调查时不把真相讲出去。
“那段时间满脑子想着怎么应付调查,以为这样做了就不会被查到。”殊不知雁过必有痕,法网终会收。收到巡察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后,经温州市纪委监委指定管辖,瓯海区监委迅速对其采取留置措施。
心存侥幸无出路,直面问题是正道。面对调查组掌握的大量证据,昔日交好的老板们很快就交代了朱敏索贿的事实。朱敏没有想到,那些自己精心设计的“手法”不仅毫无作用,反而显得可笑至极。
经查,朱敏违反政治纪律,采用串供和伪造证据的方式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收受他人所送财物共计85万元。2023年3月,朱敏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4月,瓯海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朱敏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