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护理园地 > 护理服务提升

【人文关怀】“换位体验 知行合一” ——神经内科ICU开展沉浸式“患者体验日”活动

2025-06-303178

“监护仪的滴答声在耳畔回响,消毒水的气味充斥鼻腔,刺眼的灯光从头顶映射下来。当我以‘患者’的身份躺在病床上,或被束缚带紧紧绑住双手,或因‘瘫痪’而完全无法动弹,我似乎才真正理解各种细节规范落实的必要性。”一位参与体验的护士这样说道。

为深化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与人文关怀意识,神经内科ICU于6月24日下午组织了一场“患者体验日”活动。护理人员主动转换角色,将自己置于“病人”的位置,从患者视角重新审视日常的护理工作。

 

被“束缚”的焦灼保护性约束下的真实感受

在有着各类高危管道的NICU,为保障患者安全,约束带的使用不可避免。然而,为何常常遭遇患者的强烈抗拒甚至引发负面情绪?为了探寻答案,护士们亲身体验了被约束的感受。

体验者心声:在刚带上约束手帕的时候,我还能保持着冷静。然而,随着被约束时间的延长,束缚感逐渐变得强烈。我的手腕被约束带紧紧勒住,被垫起来的胳膊酸痛无比。我想要抬手缓解不适,却被约束带无情地拽回。我开始变得焦躁,并用力挣扎。我突然意识到,“我”想要的,只是最基本的身体自由与舒适。

观察者洞见:当患者被约束后,我们观察到其焦虑情绪显著加剧,躁动不安。这种应激状态本身就可能增加非计划拔管的风险。这提示我们,在保障安全的同时,需要关注约束带来的心理情绪。

1.jpg


“瘫痪”中的绝望康肢体无法动弹的无助困境

许多患者因疾病导致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日常生活高度依赖护理人员的协助。部分患者在翻身或体位摆放时表现出的抗拒或“对抗”行为,曾让护士们感到困惑。通过扮演“瘫痪患者”,答案豁然开朗。

体验者心声:当我“四肢瘫痪”躺在病床上,想要微微抬起双手都变得异常困难,当护士在帮助我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枕头并没有放置到预设的位置,脖子悬空使我感到非常的难受。这种不舒适感及被剥夺行动自主权的挫败感,让我瞬间理解了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恐惧与绝望。

观察者洞见:患者眼神中充满了急切的表达欲。在翻身等操作过程中,应该护住患者的头部,主动与患者进行简短交流,询问体位是否舒适、有无不适,给予必要的情感支持。

2.png


行动的力量从理解到改变

两场沉浸式体验结束后,护理团队深刻剖析了临床工作中正在忙碌中容易忽视或省掉的细节,往往更多注重工作能否及时完成,而看不见患者的焦虑与不安,无助与不适。

对于约束管理,护理团队再次组织学习约束集束化管理举措,同质化理解每一项规范落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约束指征评估、知情告知、约束工具选择、约束部位保护、观察记录等,“一步都必不可少”。同时科室将使用握力球、安抚抱枕、音乐疗法等非约束措施分散患者注意力。

对于体位管理,护理团队将运用“沟通式翻身法”优化细节操作,强调双向沟通的翻身操作规范,通过语言沟通+肢体配合+关注细节,在保障操作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无助感与被动感。尤其注重头部保护,并积极鼓励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微小移动,切实增强其参与感与自主性。

 

神经内科ICU的这场“患者体验日”,不仅是一次创新的内部培训,更是一次人文护理理念的生动实践。真正的优质护理,是技术操作与人文关怀的无缝融合。我们致力于将这份深刻的理解、全方面的尊重,融入每一项操作、每一个细节,让持续运行的监护仪滴答声里,不仅传递着生命的律动,更传递着专业而温暖的人文关怀。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动态

科室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