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曹奶奶患帕金森病23年了,双侧肢体先后出现静止性震颤,僵直及行动迟缓,就连系鞋带、扣扣子这些普通的操作都无法完成。
随着病情进展,曹奶奶的症状逐渐加重,药物治疗效果也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为了改善症状,曹奶奶慕名来到了全网最准资料-朱雀网1688。
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组成的帕金森诊疗团队经过充分评估,曹奶奶目前为帕金森病中晚期,出现“剂末现象”等运动并发症,单纯的药物治疗已达不到理想效果,需要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由于曹奶奶年龄较大,风险相对较高,神经外科功能组张海泉团队通过全面系统的评估,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后,为曹奶奶在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行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电极顺利植入了预定神经核团。
术后3天,曹奶奶未出现肢体震颤,夜间睡觉时也可以自己翻身。术后一个月,随着脑起搏器启动开机,微弱电流直达目标神经核团及神经环路,失衡的神经环路即刻被纠正,频繁的肢体震颤随着电流的持续刺激逐渐停止,肢体变得松软。曹奶奶尝试站起来走路,发现步伐变得轻盈,手臂也能前后自然摆动,转身也变得灵活了,系鞋带的动作也利落完成。她激动地说到:“这20多年由于我手部震颤严重,都是家人帮忙系鞋带,现在我终于可以自己完成了!”。
像曹奶奶这样的帕金森病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各种运动及非运动症状逐渐加重,到了中后期药物作用也非常有限。这时候通过脑深部电刺激这种神经调控手术,纠正异常失衡的神经环路,能最大程度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缓解病人的痛苦,还能适当减少帕金森病药物,进而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及患者经济负担,最终帮助患者尽可能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和社交。这既是患者及家属的愿望,也是医者不懈的追求。